02-89924292 / 台北
圖像分析的五大困境
| Image-Pro 影像分析軟體 | MA-Pro 金相分析軟體 | 金相材料分析應用介紹 | 金相分析相關國際標準規範 |
| 圖像分析的五大困境 | 人工智慧顯微鏡影像分析初學者指南 | 深度解析 AI 類神經網路在影像分析中的應用 |

無論您是在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病理學(Pathology)、製藥業(Pharma)還是基礎研究領域工作,影像分析(Image Analysis)可能是您工作流程(Workflow)中的核心部份。儘管圖像軟體(Image Software)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許多觸及核心的影像分析難題卻始終沒有改變,例如緩慢的手動工作流程(Slow Manual Workflows)、無法重現的結果(Irreproducible Results)、僵化的供應商生態系統(Rigid Vendor Ecosystems)以及陡峭的學習曲線(Steep Learning Curves)仍然困擾著許多實驗室。
這些問題不僅僅令人苦惱,它也可能進一步導致潛在問題被延遲發現(Delay Discoveries)、引入錯誤(Introduce Errors),甚至損害您工作的可信度(Credibility)。以下是專業人士在影像分析工作中最常面臨的五個的痛點,並提供了針對每個問題的實用策略和解決方案,其中許多工具都已內建於 Media Cybernetics 公司的 Image-Pro® 影像分析軟體之中。
1. 量測結果不一致,損害信任度
Inconsistent Measurements That Undermine Trust
影像分析(Image Analysis)最基本的目標是產出您可以信任(Trust)、可靠(Reliably)而且可重複(Repeatedly)的測量結果。但在許多實驗室中,影像量化(Image Quantification)仍然涉及人為主觀的手動分割(Manual Segmentation)、不同工具之間的差異(Discrepancy),或者不同使用者在物件識別(Object Identification)或標記(Annotation)選擇方式上的差異。這些不一致性是影像分析長久以來所困擾的障礙之一,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特別是當它們影響到研究成果發行(Publication)、執照許可(Regulatory Submission)或品質控制指標(Quality Control Metrics)時。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的「嚴謹性與可重覆性計畫」強調了可重覆測量(Reproducible Measurement)對於建立科學發現的信任度是多麼地重要。
如何解決:
可重覆性(Reproducibility)是可靠科學研究的核心。無論您使用那種圖像分析軟體,請務必使用一致性的校正方法(Calibration Practices)、仔細記錄實驗方案以及在影像分析過程中減少人為主觀的操作步驟,最大程度地降低差異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因此你所使用的工具必須允許儲存設定或參數、建立標準化工作流程並減少使用者之間的操作差異。
Image-Pro 影像分析軟體更進一步提供全域校正設定(Global Calibration Settings)、可鎖定的分析協議(Analysis Protocols)以及 AI 驅動的影像分割工具(Image Segmentation Tools),減少人為主觀手動輸入的依賴。其深度學習模型(Deep Learning Models)能適應不同資料集的複雜特徵,幫助您保持一致的量測結果,同時建立對量測數據的信心,即使在大型團隊或資料集中也是如此。
2. 花費在手動任務上的時間多於實際分析
Spending More Time on Manual Tasks Than Actual Analysis
科學家們經常發現自己被重複性的手動任務所困擾,例如描繪物件輪廓、去除影像背景雜訊、管理影像中繼資料,或者為了拍照和量測功能必須在不同軟體之間切換。這些必要但繁瑣的操作步驟可能會成為嚴重的工作瓶頸,尤其是在處理大量樣本集時,這些浪費時間的操作步驟往往是影像分析工作流程(Image Analysis Workflows)中最令人沮喪的部分。
《自然方法》雜誌的一篇文章強調,必須預先手動進行影像處理(Image Processing)和影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的分析流程,是經常導致分析結果延遲和主觀性的主要因素,進而掩蓋了關鍵的下游分析。
如何解決:
如果您發現自己總是執行重複且相同的任務,如繪製輪廓(Drawing Outlines)、清理圖像(Cleaning Images)、管理文件(Managing Files),那麼也許是時候重新評估您的工作流程了。無論您使用什麼平台,都要尋找自動化高摩擦步驟(High-Friction steps)的方法、使用批次操作(Batch Operations),並探索基於 AI 驅動的影像分割(Image Segmentation)工具,這些工具可以被訓練以處理您的特定任務。
Image-Pro 影像分析軟體專為加快您的影像分析工作而設計,無需複雜的腳本(Scripts)。它提供拖放式自動化、可重複使用的分析協議(Analysis Protocols)以及不斷增長的預先訓練 AI 模型庫(Pre-Trained AI Models),讓您可以直接投入高價值的工作,如數據結果的解釋、更多的實驗研究和論文報告的發表。
3. 卡關時卻無人可幫忙
No One Around to Help When You’re Stuck
當影像分析軟體成為關鍵工具時,使用者經常在操作問題出現時難以獲得即時的技術支援。線上論壇的支援可能討論的軟體版本過時沒有更新,操作手冊文件又常常缺乏問題排除的情境,而供應商的回應時間也可能比較緩慢或缺乏人性化的協助。
這種「缺乏支援」是影像分析軟體最容易被忽視但是卻很關鍵的困擾,可能會導致專案停滯不前,特別是當團隊成員沒有專職的技術人員或影像分析專家時。
根據 Stack Overflow 2020 年開發者調查,近三分之一的使用者因為糟糕的軟體服務支援和技術文件而完全放棄了他們所使用的影像分析軟體工具。
如何解決:
當影像分析變得至關重要時,能否獲得即時的專業支援可以決定您正在執行的影像分析工作成敗,包含分析結果產出的效率、正確性及品質。無論您使用哪種軟體,都應優先考慮那些能夠提供快速、可靠且具備領域專業知識的平台,而非僅僅提供一般 IT的協助。
Media Cybernetics 和 中惠科技 非常重視技術支援服務,提供專業的可行性評估方案和成功計劃(Success Plans),讓您可以跟顯微鏡和影像分析領域的專家建立聯繫,而不僅僅只是協助您排除操作問題。無論您需要影像分割策略(Image Segmentation Strategy)或是影像分析工作流程優化(Image Analysis Workflow Optimization)的指導,您都能透過專業的工程師或專家那裡獲得解答。
4. 被鎖定在封閉系統中
Being Locked into a Closed System
許多實驗室投資了功能強大的顯微鏡(Microscope)、科研數位相機(Scientific Digital Camera)或成像平台(Imaging Platforms),卻發現他們被要求使用的軟體與外部工具不相容,例如特殊專用的檔案格式、不相容的硬體,或有侷限的匯入/匯出選項,可能會限制協作效率並減緩創新的機會。更糟的是,它們可能會阻礙您充分利用自己的數據資料,導致影像分析工作更加困難。
FAIR 資料原則呼籲建立開放且可互通的資料系統,以促進重複使用和協作。
FAIR 資料原則是什麼?
FAIR 原則是一套旨在改進科學資料管理和共享的指南。這些原則旨在促進科學的透明度、可重複性和協作性。「FAIR」是 Findable (可尋找)、Accessible (可存取)、Interoperable (可互通)、Reusable (可重複使用) 的縮寫,旨在提高科學數據的價值和效益。
- 可尋找(Findable):資料應該易於人類和機器查找,通常透過元資料和唯一識別碼(例如 DOI)。
- 可存取(Accessible :資料一旦找到,應該可以使用標準化協定進行檢索,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身份驗證。
- 可互通(Interoperable):資料應該與其他資料集和工具相容,並使用標準化格式和詞彙。
- 可重複使用(Reusable):資料應該有完善的描述和授權,以便將來使用和複製結果。
如何解決:
在當今的協作研究環境中,靈活性是不可妥協的,要尋找支援開放格式、可與您現有硬體整合並避免讓資料被綁定在特定可能有侷限性或障礙的軟體。從長遠來看,遵循 FAIR 原則(可尋找、可存取、可互通、可重複使用)的工具將可以為您提供更好的服務。
Image-Pro影像分析軟體 的設計考慮到了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它可讀取超過 65 種影像格式(包括專有格式),支援多種第三方硬體,並提供無縫的資料匯出,以便在其他平台中進行分析。這種開放性使您的資料保持流動,並使您的團隊能夠協作,無論您在哪裡工作。
5. 軟體需要具備程式設計學位
Software That Requires a Programming Degree
雖然市面上有強大的開源工具(Open-Source Tools)和先進分析平台(Advanced Analysis Platforms),但它們的學習曲線往往比較陡峭。如果您還不熟悉程式編碼或配置外掛程式,那麼僅僅只是獲取一個簡單的量測值或導出可用的資料就可能要花費你數天時間,這給那些沒有時間(或興趣)成為程式設計師的生物學家、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帶來了障礙,陡峭的學習曲線是影像分析中最令人沮喪的現實之一。
《PLOS 計算生物學》2024 年的一篇文章指出,降低軟體的技術複雜性(Technical Complexity)是促進科學更廣泛參與的關鍵。
如何解決:
複雜性不應成為進行高品質科學研究的先決條件。無論您是技術人員、生物學家還是忙碌的首席研究員,請選擇符合您的使用習慣且具備發展空間的工具,同時尋找具有直觀操作介面、內建教學課程和可選配進階功能的軟體,而非只能強制要求編寫程式碼才能擴充功能。
Image-Pro影像分析軟體 在設計時兼顧了簡潔性和強大功能,它的視覺化介面允許非程式設計師執行複雜的分析,而無需編寫一行程式碼;同時,進階使用者可以利用腳本工具和 API 進行更深層次的客製化功能開發,這意味著您的整個團隊可以快速上手並保持更多的潛在生產力。
最終想法:處理影像工作的基礎
Final Thoughts: Fixing the Foundations of Imaging Work
上述許多困擾不僅僅是技術性的,更是結構性的影像分析問題,它們反映了科學家不斷變化的需求與他們被迫使用的僵化工具之間存在廣泛的脫勾現象,軟體工具應該是支持創新,而不是阻礙創新,它應該是增強你的發現能力,而不是強迫你遵循他人的工作流程。
因此,選擇功能強大且以人為本的軟體工具至關重要,直覺、靈活、支援完善且準確。解決這些基礎影像分析難題不僅能讓您的工作更加順暢,還能提升您工作的完整性、速度和影響力。在這個科學日益協作、數據驅動且快速發展的時代,這樣的轉變值得我們去實踐。